神舟十二号航天员首次天地通话(神舟再上太空,三个月的“太空生活”可“躺睡”,可“沐浴”)

2024-01-05 01:50:03 :42

神舟十二号航天员首次天地通话(神舟再上太空,三个月的“太空生活”可“躺睡”,可“沐浴”)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神舟十二号航天员首次天地通话,神舟再上太空,三个月的“太空生活”可“躺睡”,可“沐浴”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神舟再上太空,三个月的“太空生活”可“躺睡”,可“沐浴”

”浩瀚太空必将留下更多的中国身影、中国足迹,期待亿万国人随同我们一起体验‘我心飞翔’!”

文 | 王仲昀

北京时间2021年6月17日9时22分,搭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

稍早前的17日清晨,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乘组出征仪式,在问天阁广场举行。6时32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空间站阶段飞行任务总指挥部总指挥长李尚福下达命令,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3名航天员领命出征,即将开启为期三个月的飞行任务,并将成为中国载人航天进入空间站阶段后的首批太空访客。

距离我国上一次载人飞行已有近5年时间。作为我国空间站建造的首次载人飞行,这次神舟十二号太空飞行,又会有哪些新亮点?

图源 | 央视新闻

三个月的“太空生活”

往前回溯,神舟十号航天员在太空的驻留任务时间是15天,5年前神舟十一号是30天,而此次神舟十二号直接翻了3倍:3位航天员,将在太空工作和生活近90天。

昨天(6月16日)上午,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召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助理季启明介绍了本次任务的相关情况。

季启明提到,按计划,神舟十二号飞船入轨后,将 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与天和核心舱、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形成组合体。航天员进驻核心舱,执行天地同步作息制度进行工作生活。 截至16日,天和核心舱和天舟二号组合体已在轨运行17天,目前状态良好,平台设备工作正常。

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将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天舟货运飞船组合体交会对接

根据季启明介绍,3位航天员的工作任务主要有四方面:

一是开展核心舱组合体的日常管理;二是开展出舱活动及舱外作业,包括两次出舱活动;三是开展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四是进行自身 健康 管理,评估 健康 状态。

可以看到进行自我 健康 管理也是航天员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而自从2021年我国进入空间站建设阶段后,设计师们为了提高航天员较长期驻留的“舒适度”,做了多方努力。

首先,天和核心舱提供了3倍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的航天员活动空间,面积达到了整站110立方米,并配备了3个独立卧室和1个卫生间,保证航天员日常生活起居的同时,又兼顾私密性。

在饮食上, 配置了120余种营养均衡、品种丰富、口感良好、长保质期的航天食品。 其中,既有“神五”就被杨利伟带上太空的鱼香肉丝等“经典”菜品,也有饭后甜点。早在“神十”时,我国航天员的菜单已开始根据他们的口味,最大程度个性化。而这一次,纳米气凝胶隔成的“超级大冰箱”,已经在核心舱内等待着航天员使用。

神舟六号航天食物

在太空中,如今神舟十二号航天员也能实现“睡觉自由”,主要是能够享受独立的睡眠区,确保睡觉不受干扰。虽然依然要把自己“装进睡袋”,但已经实现了从“站睡”到“躺睡”的变革。

此外,90天时间,如何洗澡?据了解,航天员虽然不能享受和地球上一样的淋浴和泡澡,但每个人都能够在一个“包裹式淋浴间”里,手持喷枪,把自己擦拭干净,最大程度上解决了个人卫生问题。

在以往的载人航天活动中,天地通话是“传统项目”。在中国空间站运行中,设计师们会给航天员预留一条私密语音通道,航天员可以在这里和家人打电话“说悄悄话”,分享自己在太空生活的心情。

所以尽管这一次航天员要在太空生活近3个月,但有了这些充分的预案和越来越人性化的设计,相信航天员在中国空间站这个“智能太空港”一定能够度过自己难忘的“太空之旅”。

航天员:“3位帅哥”

在6月16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季启明介绍了3位航天员的基本情况。其中,聂海胜担任指令长,而他此前已参加过神舟六号、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刘伯明参加过神舟七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汤洪波是首次飞行。

17日清晨,航天员出征仪式

今年57岁的聂海胜,由此成为执行飞天任务年纪最大的中国航天员,也是继景海鹏后中国第二位“三探苍穹”的航天员。

而曾任空军航空兵某师某团大队长,被评为空军一级飞行员的汤洪波表示,自己经过11年的学习训练和磨砺考验,已经完成了从航空到航天这一艰苦难忘的转型,对自己充满信心。他还十分期待有朝一日能和来自世界其他国家的航天员一起遨游“天宫”。

“ 探索 宇宙是全人类的事业”

对于汤洪波提到的与世界其他国家的航天员一起遨游“天宫”,在16日新闻发布会上,季启明也表示,关于中外航天员联合飞行,已经有不少国家和地区向我们提出了合作意愿,对此总体上我们持欢迎态度。相信在中国空间站建成后,也就是不久的将来,我们将会看到中外航天员联合参加中国空间站的飞行。

同样在16日,俄联邦航天局(Roscosmos)负责人罗戈津(Dmitry Rogozin)也透露说,俄正在与中国和法国商讨,使用法属圭亚那的库鲁(Kourou)发射场,向中国空间站发射航天器。这也是中国、俄罗斯和其他国际伙伴合作建设国际月球科研站任务的一部分。

根据季启明介绍, 建设和运营空间站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 科技 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进入到空间站阶段,我国将继续加大国际合作与交流的深度与广度。计划在空间站功能拓展、空间科学与应用等领域开展更加广泛深入的国际合作,使中国空间站成为一个造福全人类的太空实验室。

参考资料:新华社、央视新闻、中国航天 科技 集团

· 不用再做算术题!国足拿下“提前的十二强赛”昂首晋级!· 台湾地区新冠疫情到底有多严重?· 良医 | B超已“破圈”,肿瘤治疗、5G+AI、无创诊断……

新民周刊所有平台稿件, 未经正式授权一律不得转载、出版、改编,或进行与新民周刊版权相关的其他行为,违者必究!

神舟十二号宇航员的太空生活

神舟十二号宇航员的太空生活

  神舟十二号宇航员的太空生活,在中国空间站,设计师为每位宇航员准备了一个手持终端。宇航员可以调节舱内照明环境、睡眠模式、工作模式、锻炼模式等。根据他们个人的需要。不同的舱灯可以调节宇航员的情绪。

  神舟十二号宇航员的太空生活1

  6月16日,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经空间站阶段飞行任务总指挥部研究决定,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执行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由聂海胜担任指令长。

  航天员聂海胜参加过神舟六号、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刘伯明参加过神舟七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汤洪波是首次飞行。

  据悉,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将于6月17日9时22分,乘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前往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按计划,他们将天上驻留长达3个月。

  这3个月航天员们将如何度过?“太空之家”舒适吗?在天上如何生活?今天,3名航天员太空生活首次“剧透”,堪比科幻电影!

  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介绍,2021年我国开始建造空间站时,为了提高航天员太空生活的“舒适度”,设计师们为航天员预留了相对充裕的生活环境,舱内活动空间从天宫一号的15立方米提升到了整站110立方米,简直是从“筒子间”搬进了“大平层”。

  中国空间站本着“人性化”的设计理念,分别设置了生活区和工作区。生活区内有独立的睡眠区、卫生区、锻炼区,还配有太空厨房及就餐区。在设计上最大程度考虑到私密性和便利性,极大地提高了航天员的太空生活质量。

  在太空中,航天员也能实现“睡觉自由”,能够享受独立的睡眠区,确保睡觉不受干扰。虽然依然要把自己“装进睡袋”,但已经实现了从“站睡”到“躺睡”的变革了。独立的睡眠区能够让航天员更放松,享受相对高质量的睡眠,让他们的太空工作和生活更加“元气满满”。

  此外,航天员虽然不能享受和地球上一样的淋浴和泡澡,但每个人都能够在一个“包裹式淋浴间”里,手持喷枪,把自己擦拭干净,最大程度上解决了个人卫生问题。

  除此之外,随着10多年来我国无线通信和物联网技术的不断飞跃,设计师们在之前的总体设计方案上不断升级,采用全新的信息技术,让中国空间站有了“移动WiFi”,并创造了一个智能家居生活空间。

  在中国空间站里,设计师们给每一个航天员准备了一个手持终端,航天员可以根据个人需求通过APP调节舱内照明环境,睡眠模式、工作模式、运动模式……不同的舱内灯光,能够调节航天员的情绪,避免长时间处于单调的环境所带来的不适。

  在以往的载人航天活动中,天地通话是“传统项目”。在中国空间站运行中,设计师们会给航天员预留一条私密语音通道,航天员可以在这里和家人打电话“说悄悄话”,分享自己在太空生活的心情。

  平时,航天员们都带着骨传导耳机,舱内的WiFi可以方便他们在站上各个舱段相互通话,而且他们在任何位置上也都可以与地面通话。

  神舟十二号宇航员的太空生活2

  功能分区:保证“私密”和“方便”

  中国空间站以“人性化”的设计理念建立了生活区和工作区。生活区有独立的睡眠区,卫生区和锻炼区,还有太空厨房和用餐区。设计中兼顾了私密性和便捷性,大大提高了航天员的太空生活质量。

  地面支持:同一个“地面站”

  上天没有小事。空间站建设和运行的每一分钟都受到地面工作人员的密切关注。不仅如此,地面还有一个与天空一模一样的空间站,以保证地面人员在紧急情况下,能够根据模拟空间站的实际情况,为太空中的宇航员提供有力的地面支援。

  在航天科技集团第五研究院空间站系统的研究团队中,有一个团队负责为宇航员提供生命支持,并在太空中创造安全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自由睡眠:醒来“充满活力”

  在太空中,宇航员还可以实现“睡眠自由”,享受独立的睡眠区,保证不间断的睡眠。虽然还是要把自己放在睡袋里,已经实现了从站着到躺着的转变。独立的睡眠区可以让宇航员放松,享受相对高质量的睡眠,让他们的太空工作和生活更有活力。

  喷枪清洗:“包裹淋浴房”

  虽然宇航员不能像地球上的人一样享受淋浴和洗澡,但每个人都可以在“包裹好的淋浴房”里用喷枪把自己擦干净,最大限度地解决了个人卫生问题。

  wifi覆盖:全屋智能家居

  此外,10多年来,随着无线通信和物联网技术在中国的快速发展,设计师们不断升级以前的整体设计方案,采用全新的信息技术,使中国空间站拥有了“移动WiFi”,创造了智能家居的生活空间

  在中国空间站,设计师为每位宇航员准备了一个手持终端。宇航员可以调节舱内照明环境、睡眠模式、工作模式、锻炼模式等。根据他们个人的需要。不同的舱灯可以调节宇航员的情绪,避免长时间处于单调的环境中带来的不适。

  只是在舱内的采光环境和温度环境方面,设计师们经历了多次,反复验证和调整,尽最大努力让在太空呆久了的宇航员感到舒适。

  就是要大:从“筒子房”到“大平层”

  “天宫一号”于2011年成功发射,发射重量约8吨,为航天员提供了15立方米的舱内活动空间,可满足三名航天员同时在轨道上工作和生活的需要。与神舟七号 7立方米的客舱活动空间相比,它有了很大的改进,但仍然相对狭窄。

  中国在2021年开始建造空间站时,为了提高宇航员太空生活的“舒适度”,设计师为宇航员预留了一个相对充裕的生活环境,舱内活动空间从天宫一号的15立方米增加到全站110立方米,简单地从“筒子房”到“大平层”。

  天地通话:也可以和家人私下谈谈

  在过去的载人航天活动中,天地之间的通信是一项“传统工程”。在中国空间站运行期间,设计师将为宇航员保留一个私人语音频道,宇航员可以在那里打电话给家人“耳语”,分享他们在太空生活的感受。

  通常,宇航员戴着骨传导耳机,舱内的`无线网络可以方便他们在空间站的每个舱室内相互通话,他们也可以在任何位置上与地面通话。

  维护和修理:不看错、不误操作

  根据国际同行的经验,宇航员在太空中相当一部分的工作是进行舱内组装和维护,也就是说,要完成空间站的建造任务,保持空间站运行十几年,很多组装和维护工作需要宇航员在太空中独立完成, 他们中的一些人甚至需要走出其中的机舱。仅在核心舱中,就有1243套设备,他们的许多组装工作需要由宇航员在空中手动完成。 另外,还有一系列的舱外活动,宇航员在太空绝对是个“忙碌的宝贝”。

  为了使航天员的维修和装配工作更加准确高效,设计人员在“防错设计”上下了很大功夫,想了很多办法,从标志、颜色、形状等方面对需要维修和装配的设备、电缆、插头等采取了一些措施,以保证航天员在太空作业时“不看错,不误操作”。

  为了创造一个宜居的环境,设计师需要把自己想象成地面上的“宇航员”,感受机舱里的生活和工作,把自己的感受和团队的感受转化为设计。设计师在里面反复模拟,让宇航员在现场体验,并编写操作指南,用图文向宇航员介绍每一项操作。

  设计师表示,团队成员很大一部分工作是从太空生活和工作的角度与宇航员沟通,优化设计细节。

  有了这些充分的计划和各种人性化的设计,我相信宇航员将能够在中国空间站的“智能太空港”度过他们难忘的“太空之旅”。我们拭目以待吧!

  史上在太空呆的最久的宇航员:

  人类从未停止探索太空。上世纪下半叶,人类开始探索建立一个长期生活和工作的基地。1986年,人类建立了第一个能够长期生存的空间站——和平号空间站。在和平号在天空中运行期间,将会有各种各样的宇航员来访。

  苏联航天局将轮流向地球和太空运送宇航员。和平号空间站的运行一直很正常,一批宇航员将在太空停留几个月后返回地球。一些优秀的宇航员将第二次进入太空。克里卡列夫是如此“幸运”的宇航员。克里卡列夫从和平号空间站返回地球后,于1991年5月8日再次被送往和平号空间站。经过几个月的太空旅行,克里卡列夫开始准备返回地球。

  然而不幸的是,克里卡列夫收到了他不能被带回地球的消息。直到1992年3月,俄罗斯终于想起空间站里有宇航员,所以他立即派了一艘宇宙飞船带他回地球。

  克里卡列夫在太空呆了311天。虽然他不知道地球上发生了什么,但他坚定地等待着回到地球的那一天。最后,他被尊为“苏联英雄”和“俄罗斯英雄”,也成为了最后一位苏联人。

  最终返回地球后,他和来自美国的宇航员一起进入太空,成为第一个乘坐美国宇宙飞船的俄罗斯飞行员。直到2005年8月,他成为太空中最长的人,一共待了803天9时39分。

  3名航天员太空生活“剧透”,和之前的太空生活的环境有了更大的改变,智能设备已经用在太空舱中,方便宇航员的生活,智能穿戴概念:

天宫探秘

6月17日,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划破苍穹,成功将载有3位航天员的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送入预定轨道。18时48分,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先后进入天和核心舱,标志着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 4道门进核心舱 第一道:打开返回舱舱门。完成对接之后,航天员首先要打开神舟十二号飞船返回舱的舱门来到轨道舱,此时轨道舱前端和空间站核心舱前端圆形的节点舱之间的对接机构,形成了一个直径80厘米、长约1米左右的通道。航天员通过该通道,最终进入到核心舱里。 第二道:打开轨道舱前舱门。航天员必须首先调整舱门两侧的气压。先对接通道进行复压,让其压力与两边的飞行器舱内压力达到平衡,才能方便地打开前舱门,进入对接通道。 第三道:打开节点舱前舱门。载人飞船上携带了一把空间站的钥匙,航天员需要这把专用“钥匙”打开节点舱的前舱门。舱门有一个较大的手柄,能够降低开门的难度。此时航天员由于不受重力的限制,而是漂浮在对接通道里,用力将“钥匙”旋转两圈半,就能够将门推开进入节点舱。 第四道:打开节点舱后舱门,即“双向承压舱门”,正式进入核心舱,开启为期三个月的太空生活。 3件护航“利器” 第一件:中继终端。负责载人飞船、航天员和地面之间的天地通话和遥测、遥控信息传输,保证飞船和地面之间的通信。 第二件:仪表控制软件。负责显示,给航天员提供直观的舱内外相关参数。 第三件:天线网络。主要提供微波信号切换和滤波的功能。 当神舟十二号飞船进入预定轨道后,中继卫星通过接收神舟十二号飞船中继终端发射的数据,完成对神舟十二号飞船的捕获,最终实现“太空握手”。并由此建立从神舟十二号飞船到天链中继卫星再到地面的通信链路,确保了神舟十二号飞船与地面通信的畅通。中国航天 科技 集团五院西安分院介绍,在神舟十二号飞船上有三个“小身板”的天线网络承担着神舟十二号飞船天线信号枢纽的作用。如果将神舟十二号飞船的天线信号通路系统比作铁路运输系统的话,那么一路路的信号就是火车,天线网络则是火车轨道和火车站调换轨道的道扳。神舟十二号飞船上10余副天线的信号接收和发送都通过天线网络来为其提供信号通路。 2个“小配角” 应答机:瘦身“健体”,小身材更可靠。应答机用于传输船-地之间的遥测、遥控、话音及测轨数据。此次应答机采用最新的射频微波集成电路技术,将原来的分立元器件升级为集成器件,体积和重量仅仅是“神舟十一号”应答机的一半。 空空通信机:“技能”升级信息传递实时又安全。用于建立与空间站核心舱之间的双向通信链路,主要是传输图像、话音及定位数据等。此次飞船空空通信机的重量减少1/3,体积减小1/2,同时产品研发时间更短。与“神舟十一号”相比,在原有的天地话音链路的基础上,“神舟十二号”增加了全新的用于交会对接的空空话音链路通道,可以实现载人飞船与空间站对接前的高质量双向通话。为航天员们在空间站这个太空家园中的生活和工作提供便携式通话服务,航天员不用来回在各个舱之间穿梭,就可传递信息。 5个首次 首次实施载人飞船自主快速交会对接。 首次实施绕飞空间站并与空间站径向交会。 首次实现长期在轨停靠。 首次具备从不同高度轨道返回东风着陆场的能力。 首次具备天地结合多重保证的应急救援能力。 1个小箱子 航天员出征仪式上,航天员们手里拎着一个小箱子。专家介绍,进舱之前,航天服需要通风,小方箱子就是一装置,通过这个手持小型便携通风,为航天服提供一定风量来保证人体热舒适性。 120种食物 配置了120余种营养均衡、品种丰富、口感良好、长保质期的航天食品。以中式食品为主,主食以米面类的食物为主,副食讲究荤素搭配。我国在神五时期就有八宝饭、陈皮牛肉、酱牛肉、莲子粥、绿茶、墨鱼丸等。 3件私人物品 汤洪波带的是妻儿生活视频。 刘伯明带一张全家福,一个牛娃娃,寓意“牛气冲天”。 聂海胜说,可能给大家展示小惊喜…… 到家了!利器护航太空之旅 素有“神箭”美誉的长二F火箭是目前我国唯一一型载人运载火箭,自首飞以来共成功实施7次载人发射任务。据抓总研制这一火箭的中国航天 科技 集团有限公司一院介绍,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进行了多项技术改进,可靠性和安全性再上新台阶。 更可靠 70余项技术状态更改提升可靠性 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在此前基础上,共进行了109项技术状态更改,其中有70余项与可靠性提升相关,再次刷新了自身纪录,处于世界前列。 航天 科技 集团一院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总指挥荆木春介绍,这些改进不涉及重大技术状态变化,主要是为了消除薄弱环节。 “在可靠性已经相当高的情况下,再提升,难度可想而知。”航天 科技 集团一院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总体副主任设计师秦曈说,每一处改进,都体现了研制人员对可靠性的不懈追求,背后都意味着无数次的理论分析、数学仿真和试验验证。 航天 科技 集团一院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总体主任设计师常武权用考试打比方,从50分提高到90分相对容易一些,但从90分提高到91分,背后的工作并不比从50分提高到90分少。 “为了确保任务成功、确保安全,只要能换来百分之零点零几,甚至是零点零零几的指标提升,我们所做的任何工作都是值得的。”航天 科技 集团一院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副总师刘烽说。 更安全 逃逸飞行器会“拔萝卜”带返回舱飞离 研制队伍在追求安全性的道路上从未止步,遥十二运载火箭对逃逸安控体制进行了改进,进一步提高了火箭的安全性。假如火箭突发意外情况,逃逸飞行器会像“拔萝卜”一样带着返回舱飞离故障火箭。返回舱与逃逸飞行器分离后,打开降落伞,缓缓降落到地面。但开伞过程中,返回舱会受到地面低空风的影响。研制人员在现有的控制逃逸发动机的基础上,通过对软件进行调整,使逃逸飞行器可以向垂直于地面风的方向逃逸,更加安全、灵活。 更灵活 首次采用起飞滚转技术 本次发射中,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还首次采用了起飞滚转技术,更加灵活。以往,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的任务较为单一,射向基本一致,火箭点火起飞后,经过俯仰转弯等姿态调整,直接瞄准一个固定的射向,在一个射面内飞行即可。但后续空间站在建造和长期运营过程中,轨道倾角会有一个变化范围。 火箭要适应这种变化,有两种方法:一是针对每次任务的轨道倾角,改造瞄准间,确定火箭射向;二是通过火箭自身起飞滚转适应轨道倾角的变化和射向的变化。 因此,型号队伍根据任务特点,从火箭自身出发,在载人状态的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上首次应用起飞滚转技术,使火箭起飞后在空中转体,转到合适的角度后,再飞向任务要求的方向。采用该技术以后,火箭更加灵活,任务适应能力也进一步提高。 新华社 揭秘 5000余台套“家居”产品、300余种4000余套“流路” 航天员生活核心舱:“全屋定制”家居可净化污水 大气再生控制与电解制氧 中国航天 科技 集团有限公司五院方面介绍,核心舱是航天员的房屋。其中,航天 科技 集团五院529厂贡献了5000余台套“家居”产品,有效保证核心舱“全屋定制”的安全可靠。 专门定制的舱内供气调压系统中的“开关”——旋塞截止阀与切换阀,可以实现供气调压系统中氧气的“定量供给”。核心舱定制了CO2去除子系统中的电动截止阀与电动切换阀,采用耐高温材料,具备远程高效高可靠控制能力。航天员在舱内生活,仅靠地面上的氧气供给远远不够,成本也非常高。解决方案是一套特别的制氧家居,通过电解舱内的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满足航天员在舱内的氧气需求。 “水处理”家居可将污水净化 全屋含通风、湿温度调解多个子系统

宇航员用什么通话

6月23日,央视揭秘航天员在中国空间站如何进行天地通话。每位航天员都配备了智能手机,可以正常打电话、进行视频通讯,数据传输速率与地面几乎一致,闲暇时他们可以与家人互相问好。这是中国载人空间站的首创。

此外,他们可以通过智能设备里的应用软件,控制空间站内的灯光等。航天员们还配备有骨传导蓝牙耳机,在与地面通讯时效率更高,他们还可以通过耳机听音乐进行放松。

神舟十二号航天员首次天地通话:

神舟十二号飞船6月17日发射升空以来,习主席十分关心3名航天员的身体和执行任务的情况,23日专程来到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同航天员通话。  

上午9时35分,习主席等走进指挥大厅,通过现场大屏幕观看天和核心舱与神舟十二号飞船组合体运行情况及航天员在轨工作情况。屏幕上清晰显示着天和核心舱内的实时画面,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正分别进行机械臂在轨训练项目操作、舱外航天服状态设置与检查等出舱前准备工作。  

9时40分,习主席起身,走到前方指挥席。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3名航天员精神饱满,向习近平敬礼。习主席表示:海胜同志、伯明同志、洪波同志,你们辛苦了。我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代表全国各族人民,向你们表示诚挚的问候!

以上内容参考 新京报-航天员在中国空间站如何进行天地通话?用智能手机和蓝牙骨传导耳机

空间站航天员首次出舱的是

神舟十四号的首次出舱活动,也是空间站建造阶段的首次出舱。此前通过神舟十三号、神舟十四号的四次出舱,充分验证了舱外航天服的性能,和航天员长时间出舱工作的能力。出舱能力的具备,意味着空间站将是一个可维护可更新升级的太空之家。此次神舟十四号的首次出舱活动,面临许多新状态新情况,有利条件和挑战风险并存。航天员首次从气闸舱出舱,气闸舱出舱舱门更大,从85厘米的舱口口径扩展至1米,出舱口更加“宽敞”;首次采用小机械臂转移航天员,小机械臂是问天舱配备的机械臂,但此前还没有实际经验积累;天地之间的通信覆盖度进一步提高,对天地协同和地面对天上的支持来说,时间相对更加充足。但这些新状态,也需要航天员提前做好准备,现场做好应对。例如,这次出舱活动是在问天舱加入空间站的状态下进行,空间站规模已发生变化,航天员面对的是一个更庞大、更为复杂的飞行器组合体。9月1日下午,航天员关闭问天舱段间舱门,随后陈冬、刘洋先后进入舱外航天服,进行出舱前各项准备工作。18 时26分,陈冬成功开启问天实验舱气闸舱出舱舱门。到19时09分,陈冬、刘洋成功出舱。蔡旭哲则在核心舱内配合支持两名出舱航天员开展舱外操作。持续6个小时的出舱活动,天地间周密协同、舱内外密切配合,先后完成了问天舱扩展泵组安装、问天舱全景相机抬升、舱外自主应急返回验证等任务,全过程顺利圆满,检验了航天员与小机械臂协同工作的能力,验证了问天实验舱气闸舱和出舱活动相关支持设备的功能性能。在密闭航天服中进行高强度的出舱操作,体力消耗巨大。但在这6个小时,除了携带约500毫升的水,出舱的两名神舟十四号航天员没有其他补充。可以说,航天员在天上做的每一个动作,都是技术和勇气的考量。出舱活动顺利完成,陈冬、刘洋准备返回气闸舱前,地面支持团队称赞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的精彩表现和协作精神,并请陈冬和刘洋以美丽的地球为背景,向着摄像头招手,记录这珍贵的一刻。

以上就是我们为大家找到的有关“神舟十二号航天员首次天地通话(神舟再上太空,三个月的“太空生活”可“躺睡”,可“沐浴”)”的所有内容了,希望可以帮助到你。如果对我们网站的其他内容感兴趣请持续关注本站。

神舟十二号航天员首次天地通话(神舟再上太空,三个月的“太空生活”可“躺睡”,可“沐浴”)

本文编辑:admin
Copyright ©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威海上格软件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鲁ICP备20007704号

Thanks for visiting my 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