杆上无功补偿(线路无功补偿的目的是什么采用什么方法)

2023-11-12 18:40:02 :39

杆上无功补偿(线路无功补偿的目的是什么采用什么方法)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杆上无功补偿,以及线路无功补偿的目的是什么采用什么方法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

线路无功补偿的目的是什么采用什么方法

将并联电容器组直接装在变电所的6~10kV高压母线上的补偿方式。适用于用户远离变电所或在供电线路的末端,用户本身又有一定的高压负荷时,可以减少对电力系统无功的消耗并可以起到一定的补偿作用;补偿装置根据负荷的大小自动投切,从而合理地提高了用户的功率因数,避免功率因数降低导致电费的增加。

电网中无功补偿,应在电容器前还是后串联电抗器,各有什么区别!

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电力的需求日益增长,同时对供电的可靠性和供电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电网负荷的不断增加,不但改变了电力系统的网络结构和电源分布,而且造成系统的无功分布不尽合理,甚至可能出现局部地区无功严重不足、电压水平普遍较低的情况。电力系统无功分布是否合理,不仅关系到电力系统向用户提供电能质量的优劣,而且还直接影响电网自身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这在与用户直接相关的配电网中显得尤为重要。若无功电源容量不足,系统运行电压将难以保证。由于电网容量的增加,对电网无功要求也与日增加。此外,网络的功率因数和电压的降低将使电气设备得不到充分利用,降低了网络传输能力,并引起损耗增加。因此,解决好配电网络无功补偿的问题,对电网的安全性和降损节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合理的无功补偿点的选择以及补偿容量的确定,能够有效地维持系统的电压水平,提高系统的电压稳定性,避免大量无功的远距离传输,从而降低有功网损。而且由于我国配电网长期以来无功缺乏,造成的网损相当大,因此无功功率补偿是降损措施中投资少回收高的有效方案。配电网无功补偿方式常用的有:变电站集中补偿方式、低压集中补偿方式、杆上无功补偿方式和用户终端分散补偿方式。 2配电网无功补偿方案 2.1变电站集中补偿方式 针对输电网的无功平衡,在变电站进行集中补偿(如图1的方式1),补偿装置包括并联电容器、同步调相机、静止补偿器等,主要目的是改善输电网的功率因数、提高终端变电所的电压和补偿主变的无功损耗。这些补偿装置一般连接在变电站的10kV母线上,因此具有管理容易、维护方便等优点。 为了实现变电站的电压控制,通常采用无功补偿装置(一般是并联电容器组)结合变压器有载调压共同调节。通过两者的协调来进行电压/无功控制在国内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九区图便是一种变电站电压/无功控制的有效方法。然而操作上还是较为麻烦的,因为由于限值需要随不同运行方式进行相应的调整,甚至在某些区上会产生振荡现象;而且由于实际操作中变压器有载分接头的调节和电容器组的投切次数是有限的,而在九区图没有相应的判断。因此,现行九区图的调节效果还有待进一步改善。 2.2低压集中补偿方式 在配电网中,目前国内较普遍采用的无功补偿方式是在配电变压器380V侧进行集中补偿(如图1的方式2),通常采用微机控制的低压并联电容器柜,容量在几十至几百千乏左右,根据用户负荷水平的波动投入相应数量的电容器进行跟踪补偿。它主要目的是提高专用变用户的功率因数,实现无功补偿的就地平衡,对配电网和配电变的降损有积极作用,同时也有助于保证该用户的电压水平。这种补偿方式的投资及维护均由专用变用户承担。目前国内各厂家生产的自动补偿装置通常是根据功率因数来进行电容器的自动投切。就这种方案而言,虽然有助于保证用户的电能质量,但对电力系统并不可取。虽然线路电压的波动主要由无功量变化引起,但线路的电压水平往往是由系统情况决定的。当线路电压基准值偏高或偏低时,无功的投切量可能与实际需求相去甚远,易出现无功过补偿或欠补偿。 对配电系统来说,除了专用变之外,还有许多公用变。而面向广大家庭用户及其他小型用户的公用变,由于其通常安装在户外的杆架上,实现低压无功集中补偿则是不现实的:难于维护、控制和管理,且容易造成生产安全隐患。这样,配电网的无功补偿受到了很大地限制。 2.3杆上补偿方式 由于配电网中大量存在的公用变压器没有进行低压补偿,使得补偿度受到限制。由此造成很大的无功缺口需要由变电站或发电厂来填,大量的无功沿线传输使得配电网网损仍然居高难下。因此可以采用 10kV户外并联电容器安装在架空线路的杆塔上(或另行架杆)进行无功补偿(如图1的方式 3),以提高配电网功率因数,达到降损升压的目的。但由于杆上安装的并联电容器远离变电站,容易出现保护不易配置、控制成本高、维护工作量大、受安装环境和空间等客观条件限制等问题。因此,杆上无功优化补偿必须结合以下实际工程要求来进行: (1)补偿点宜少,建议一条配电线路上宜采用单点补偿,不宜采用多点补偿; (2)控制方式从简。建议杆上补偿不设分组投切; (3)建议补偿容量不宜过大。补偿容量太大将会导致配电线路在轻载时出现过电压和过补偿现象;另外杆上空间有限,太多数电容器同杆架设,既不安全,也不利于电容器散热; (4)建议保护方式应简化。主要采用熔断器和氧化锌避雷器作简单保护。 显然,杆上无功补偿主要是针对10kV馈线上的公用变所需无功进行补偿,因其具有投资小,回收快,补偿效率较高,便于管理和维护等优点,适合于功率因数较低且负荷较重的长配电线路,但是因负荷经常波动而该补偿方式是长期固定补偿,故其适应能力较差,应积极开发应用电容器组能自动投切的杆上无功补偿技术。 2.4用户终端分散补偿方式 目前在我国城乡各地,低压用户的用电量增长迅速,企业、厂矿和小区等对无功需求都很大,直接对用户末端进行无功补偿(如图1的方式4)将最恰当地降低配电网的损耗和维持配电网的电压水平的有效措施。对于企业和厂矿中的电动机,应该进行就地无功补偿,即随机补偿;针对小区用户终端,由于用户负荷小,波动大,地点分散,无人管理,因此应积极开发应用一种新型的低压终端无功补偿装置,并满足以下要求:①智能型控制,免维护;②体积小,易安装;③功能完善,造价较低。 与前面三种补偿方式相比,本补偿方式更能体现以下优点:①线损率可减少约 20%;②减小电压损失,改善电压质量,进而改善用电设备启动和运行条件;③释放系统能量,提高线路供电能力。缺点是由于低压无功补偿通常按配电变压器低压侧最大无功需求来确定安装容量,而各配电变压器低压负荷波动的不同时性造成大量电容器在负荷较轻时出现闲置,设备利用率不高。 综合以上四种无功补偿方式,技术性能比较如表1所示。 3 配电网无功补偿遇到的问题 随着人们对配电网建设的重视和无功补偿技术的发展,低压侧无功补偿技术在配电系统中也开始普及。从静态补偿到动态补偿,从有触点补偿到无触点补偿,都取得了丰富的经验。但是在实践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必须引起重视。 (1)目前无功补偿的出发点往往放在用户侧,只注意补偿用户的功率因数。然而要实现有效地降损,必须从电力系统角度出发,通过计算全网的无功潮流,确定配电网的补偿方式、最优补偿容量和补偿地点,才能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 (2)目前10kV配电网的线路上的负荷点一般无表计,记录数据的准确性和同时性无法保证。这对配电网的潮流计算和无功优化计算带来很大困难。 (3)电容器本身具备一定的抗谐波能力,但同时也有放大谐波的副作用。谐波含量过大时会对电容器的寿命产生影响,甚至造成电容器的过早损坏,同时使配电网的谐波干扰更严重。 4 结束语 在配电网进行无功补偿、提高功率因数和做好无功优化,是一项建设性的降损节能措施。本文简要分析了四种配电网的无功补偿方式,认为应综合考虑配电网和用户的特点,将它们有效地结合起来。配电网的无功补偿,应以用户的节能效益和电能质量为原则、积极探寻技术、经济上的最优方案。 参考文献 〔1〕厉吉文, 孔庆军, 张连宏. MCVQ-1变电站电压无功微机综合控制系统〔J〕. 山东电力技术1999(5): 60-63 〔2〕 张勇军, 任 震, 廖美英等. 10kV长线路杆上无功优化补偿〔J〕. 中国电力, 2000, 33(9): 50-52 〔3〕 曹光祖. 应系统地重视分散和终端无功补偿〔J〕. 低压电器, 1999(5): 27- 30. 〔4〕 戴晓亮. 无功补偿技术在配电网中的应用〔J〕. 电网技术, 1999,23(6): 11-14

做无功补偿时,如何计算需要的电容容值

1、只安装一组电容器

Q为该线最小负荷时无功功率值,L为线路总长度。

C0=1/3Q 由变电所实施无功补偿。

C1=2/3Q

2、安装两组电容器

C0=1/5Q 由变电所实施无功补偿。

C1=C2=2/5Q

扩展资料

线路补偿电容器装置一般安装在室外电线杆上,没有自动投切装置,所以只能进行固定补偿。为此选定的电容器容量必须为线路流动的最小无功负荷,否则会发生无功倒送。所以要进行线路无功补偿就必须实测低谷时期无功负荷,然后确定无功补偿容量。

配电线路上无功补偿装置可按以下原则进行配置:

⑴在负荷较大的分支线上,各配置一组电容器,安装地点在距支线T接点2/3处,补偿容量为支线无功负荷平均值的2/3。

⑵在干线距首端2/3处配置一组电容器,容量为经支线补偿后全线剩余无功负荷的2/3。

低压配电网中的无功补偿 电容无功补偿的原理

  【摘 要】电网无功补偿是一项建设性的技术措施,对电网安全、优质、经济运行起着重要作用。虽然配变无功补偿容量小、电压低,但工程中却有很多技术问题值得认真分析和思考,本文对配电线路的无功补偿方案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根据电力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选用,以达到配网线路经济运行的目的。   【关键词】低压配电网;无功补偿;应用      随着供用电系统中感性用电设备的应用日益广泛,且大多数用电设备功率因数不高,供用电系统中对无功功率的需求也越来超越大,给电网带来额外负担,并影响到电网电能质量。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高级用电设备对电能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配电网是电力网末梢,电压低传输同样电能产生的线损和电压降要高于高电压网络,农网改造虽然使农网配电网架明显改善,但无功补偿和改造却不尽合理,特别是随着国家对农村政策性扶持的加大,农村经济发展呈良好稳定发展态势,农村用电大负荷、非线性负荷用户迅猛增长,对本来无功配置不足的配电网又加重了负担。因此,加强中低压配网无功补偿的优化配置,保持无功平衡,对于保证电能质量,降低电网损耗,提高电网的输送能力和设备利用率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一、低压配电网中的无功补偿含义   低压配电网中的无功补偿是对低压配电网中的无功功率进行补偿的措施,旨在提高低压配电网的功率因数,降低供电变压器及输送线路的损耗,提高供电效率,改善低压配电网的供电环境。低压配电网中的无功补偿通过选择合适的补偿方法和补偿装置,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低压配电网的损耗,使电网质量提高,减少电压波动和降低谐波,从而提高电压稳定性和电能质量。   二、常用无功补偿方案的分类   (1)变电站集中补偿。集中补偿多用在变电站,为分级平衡电力系统的无功,在变电站设置并联电容器、同步调相机、静止补偿器等集中补偿装置,主要是平衡输电网的无功功率,提高系统终端变电所的母线电压,改善输电网的功率因数,补偿变电站主变压器和高压输电线路的无功损耗。这些补偿装置一般集中接在变电站10kV母线上,具备易于实现自动投切、利用率高、维护方便等优点。缺点是对配电网的降压损耗作用非常有限。   (2)配电变低压补偿。配电变低压补偿是目前应用最普遍的补偿方法。由于用户的日负荷变化大,通常采用微机控制,跟踪负荷波动分组投切电容器补偿。目的是提高专用变用户功率因数,实现无功就地平衡,降低配电网损耗和改善用户电能质量。这种补偿方式虽利于保证用电质量,但当线路电压基准偏高或偏低时,无功投切量可能与实际需求相差甚远,会出现无功功率过补或欠补情况。补偿容量按0.1~0.15倍配电变压器额定容量计算。   (3)低压配电线路补偿。线路补偿即通过在线路杆塔上安装电容器实现无功补偿。很多公用变压器没有低压补偿装置,需要变电站或发电厂承担,大量的无功沿线传输增加了配电系统的线损,需采用配电线路无功补偿。因线路补偿远离变电站,存在保护难配置、控制成本高、维护工作量大、受安装环境限制等问题,所以线路的补偿点不宜过多,控制方式应从简,补偿容量也不宜过大,避免出现过补偿现象。   (4)用电设备分散补偿。在10kV以下电网的无功消耗总量中,变压器消耗占30%左右,低压用电设备消耗占65%以上。由此可见,在低压用电设备上实施无功补偿十分必要。从理论计算和实践中证明,低压设备无功补偿的经济效果最佳,综合性能最强,是值得推广的一种节能措施。对于水电站中的电动机,应采用就地无功补偿;针对用户终端,由于用户负荷小,波动大,地点分散,无功补偿装置应能满足智能型控制、免维护、体积小、易安装、造价较低等的要求。   无功补偿合理配置的原则:从电力网无功功率消耗的基本状况来看,各级网络和输配电设备都要消耗一定数量的无功功率,尤以低压配电网所占比重最大。为最大限度减少无功功率的传输损耗,提高输配电设备的效率,无功补偿设备的配置,应按照“分级补偿,就地平衡”的原则,合理布局:(1)总体平衡与局部平衡相结合,以局部为主。(2)电力部门补偿与用户补偿相结合。在配电网络中,用户消耗的无功功率约占55%左右,其余的无功功率消耗在配电网中。为减少无功功率在网络中的输送,要尽可能地实现就地补偿,须由电力部门和用户共同进行补偿。(3)分散补偿与集中补偿相结合,以分散为主。集中补偿,主要是补偿主变压器本身及变电所以上输电线路的无功电力,从而降低供电网络的无功损耗,但不能降低配电网络的无功损耗,为了有效降低线损,必须做到无功功率在哪里发生消耗,就在哪里补偿。因此低压配电网应以分散补偿为主。(4)降损与调压相结合,以降损为主。   三、补偿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低压无功补偿安装地点分散、数量多,且配电网电压、负荷情况复杂,工程中相关问题若考虑不周,不仅影响装置正常运行,也带来很多维护、管理等问题。   (1)运行及产品可靠性问题。与配电变压器相比,低压补偿装置的维护量要高很多,控制系统越复杂、功能越多,维护量越大。低压补偿装置的可靠性在开关和电容器,补偿装置的投切开关是关键。工程实践表明,户外配变无功补偿工作条件差,机电一体开关是最佳选择。   (2)产品类型和功能选择问题。对配电台变的补偿控制,有多种类型和不同功能的产品可供选择。不同场合要求不同,一般城网台变多以无功补偿为主,很多要求有综合监测功能;特殊用户可考虑配电+补偿、补偿+计量、配电+补偿+计量或补偿+综测。   (3)控制量选取和控制方式问题。很多专变补偿装置根据电压控制电容器补偿无功量,这种方式有助于保证用户的电压质量,但对电力系统无功补偿不可取。电网的电压水平是由系统情况决定的,若只按电压高或低控制,无功补偿量可能与实际需求相差很大,容易出现无功过补偿或欠补偿,取无功功率为控制量是最佳控制方式。   (4)补偿效果和补偿容量问题。配变低压补偿无功可提高配变功率因数,降低配变损耗,因此,某条线路配变安装补偿数量少或补偿容量不足,会影响全网(线路)降损和电压改善效果。配电网日负荷变化大,负荷性质不同,补偿容量要求也不同。工程实践表明,对动态补偿在配变容量30%内。   (5)无功倒送和三相不平衡问题。无功倒送会增加线路和变压器的损耗,加重线路供电负担。为防止三相不平衡系统的无功倒送,应要求控制器检测、计算三相无功投切控制。固定补偿容量过大,容易出现无功倒送,一般动态补偿能有效避免无功倒送。系统三相不平衡同样会增大线路和变压器损耗。对三相不平衡较大的负荷,应考虑采用分相无功补偿装置。   总之,由于配电网负荷、场合的复杂性,虽然装置容量小、电压低,却有很多值得认真分析和思考的问题。特别是台变补偿在户外,使用环境差,工程上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四、结语   低压电网中的无功补偿能够优化电网系统,提高电压质量,提高电能的利用率。对于不同的无功功率,需要根据其无功功率的原理,选择不同的无功补偿方法和装置,能够有效提高无功功率因数,降低线路损耗和配电变压器以及用户端的损耗。因此,低压电网中的无功补偿对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2O).   .冲国科技信息,2008,(13).   .太原铁道科技,2007,(03).   .科技资讯,2003,(10):110

有谁能告诉我无功补偿的详细情况

你首先需要对谐波量进行测量,根据测量结果,看一下主要有几次谐波,如果想投资少呢,就用无源滤波装置,就根据起主导作用的谐波量进行谐波治理装置的设计,但是这种方式对其他次数的谐波是不起作用的,若果有几种谐波比较平均,那就要相应的设计几组滤波电路,比较麻烦。比如果资金比较充裕,那就用有源滤波装置,根据所测得的谐波量及谐波次数的最大值来设计滤波装置,这样可以滤除每一种谐波分量。希望对你能有所帮助!

杆上变压器补偿电容器怎样更换交流接触器

电容器对电力系统的补偿位置不同影响也不同,例如常见的有变电所集中补偿、低压电网补偿,同时低压电网补偿又分为集中补偿与就地补偿,本文对各种补偿方式进行简单的讲解,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在电网不同位置补偿的优势及劣势,合理的选择适合自己需求的补偿方案。变电所集中补偿归变电所自行管理,其优势是可以对整个变电所的负载进行补偿,从而改善变电所及上级高压配电线路的线损,但变电所集中补偿的局限性也非常明显。如果完全集中于变电站进行无功补偿,其经济效果将会受到很大限制,这是由于装于10kV变电站电容器组,对减少10kV配电网线损作用不大。因为变电站以下用户消耗的无功功率仍会通过线路远距离输送,其功率和电能在10kV配电网内并未减少。当电容器组装于变电站的10kV母线上时,仅能减少35kV级及以上线损,不能减少10kV级线损。而当电容器组装于10kV线路上时,则可以同时减少35kV及以上和10kV两级线损。因此,为了提高无功补偿的经济效益,电容器组尽可能地装在配电线路上是合理的,现场实测也完全证实了这一点。但在变电站10kV母线集中装设部分,电容器组仍然是必需的,其作用如下:(1)就近向配电线路前段(即靠近变电站的线段)输送无功。(2)补偿主变压器的无功损耗。(3)用于调压。综上所述,只有采取分散补偿与集中补偿相结合的补偿方式,才能获得最佳的综合效果

市政设有杆上变压器,一般就布置在两根电杆之间,但是没有看到无功补偿柜这种怎么做补偿柜呢

呵呵 .搞无.功.补.偿.这20.多.年.来,我们也常常.遇.到.用户.提这样的问题。是这样的: 以前的常见的杆上变压器,以小型农用居多,所以较少配置补偿装置。 现在的杆上变压器,大多数是配有无功补偿的,是一个无功补偿箱,里面有4个或6个补偿电容器,也有自动控制的补偿控制器等等。 因现.场情.况.千.差.万别.,这里.说.不.清.楚,不妨.私.聊吧。 或.搜.我.们.深..圳.市.奥.特.电.器有...限.公..司.的技.术.资.料.查阅.,我们.有..数.百篇..类.似.问.题解..答.。.这里..不.能.贴.链.接.,.否则.严.格.的.板..猪.要封..号。

OK,关于杆上无功补偿和线路无功补偿的目的是什么采用什么方法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杆上无功补偿(线路无功补偿的目的是什么采用什么方法)

本文编辑:admin
Copyright ©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威海上格软件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鲁ICP备20007704号

Thanks for visiting my site.